近日,成都市新都区行政审批局政府信息公开科对全区各镇(街)设立的“政务公开专区”进行了专项检查。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国家试点开展以来,新都区以群众“线下”需求为导向,积极创新政务公开方式,打造“标准+特色”的政务公开专区,助力基层管理服务,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。
一是规范“五个标准”为内容的专区建设标准
新都区确定了政务服务大厅、图书馆、档案馆和9个镇(街)便民服务中心、180个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政务公开专区,制定专区建设方案,明确专区建设标准。
该标准即:服务事项标准化,规范咨询、查询、意见投诉办理服务;管理制度标准化,建立服务承诺、岗位管理、工作登记和投诉举报制度;人员配置标准化,安排具体工作人员;场所设置标准化,规范专区位置、布局、标牌内容;设施设备标准化,根据场地条件配置公开栏(资料架)、电脑、打印机、电子触摸屏、盲人有声阅读机等设施方便群众使用。
二是创新“政务公开+营商环境”为模式的专区建设特色
专区以融合为目标,以统筹推进政务公开线上与线下、政务公开与政务服务相结合为抓手,通过不断扩大服务公开的范围,进一步推动办事服务公开标准化和基层政务公开平台规范化建设,促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。
设置营商环境协调专窗,实行建议诉求“件件有着落,事事有回音”,已开展线上咨询1.2万余人次,线下咨询1.4万余人次;设置“办不成事”受理窗口,采取“一事一议”方式解决企业和群众提出的边缘性问题和个性需求,实现一般性问题3个工作日内解决、较复杂问题7个工作日内解决、完全不能办理事项2个工作日内回复解释,精准提升政务服务效能。
三是创建“政务公开+亲民服务”为模式的专区建设特色
坚持以“为民、便民、利民”为出发点,提供政府信息查询、自助办理、互动交流等服务,设置咨询服务台,安排指引人员,引导、帮助群众查阅和操作。
在党群服务中心图书室、休闲区等公共活动场所设置专区。实现一室多用,盘活资源。同时让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作为社区党员群众共同的“家”,将以往设施“生冷硬”、环境“衙门”化,改为心贴心、零距离、充满温情的交流互动式平台服务,实现人际关系和谐,定期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化、亲民化服务,确保服务项目运营优质、高效、接地气、受欢迎。
推荐阅读:詹鲲
(正文已结束)
免责声明及提醒: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,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!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,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!